如何跟妹子介紹數位轉型?
最近我的眾老闆之一行銷長官莎小姐派了一個任務給我,希望小弟去錄影介紹 Cloud Native API
是蝦毀東西。而該場活動有位主持人 - 妹子E,順稿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問題,我們親愛的妹子E 因為非本科系,所以很難理解稿子裡面講的數位轉型
等看起來很像是有這麼一回事但實際上不知道在幹嘛的單字,這邊可以用下圖 (非當事人) 來推測她的內心心情
為了展現出身為一個專業的解決方案架(ㄗㄨㄟˇ)構(ㄆㄠˋ)師,紀錄一下我如何對妹子解釋數位轉型 (Digital Transformation)
如何跟妹子介紹數位轉型
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數位轉型歷程
其實每個人都已經(或正在)經歷過了數位轉型的時代,我是 78 年出生,舉個以下幾個例子
上課傳紙條 -> 去網咖上 MSN / 即時通 -> 手機傳 Line / FB
- 沖洗相片 -> 日本美肌拍立得 -> 美圖秀秀 / Foodie
- 卡帶 -> CD -> MP3 -> KKBox / YouTube Music / Spotify
- 錄影帶 -> 電影院 -> 租 DVD -> Netflix
以上這些過程其實就涵蓋了我個人的小學 -> 中學 -> 高中 -> 大學 -> 現在
的歷程
如果跟不同年紀段的人討論這些變化,可能得到的答案是不太一樣的,但有渡過 MSN / Yahoo 即時通年代的朋友,應該會相當有感覺,每個階段都是時代的眼淚啊
對於修車廠的數位轉型
手動 -> 電腦化輔助
線下 -> 線上
我家是開修車廠的,雖然我不會修車,但旁邊也觀察到了一些改變
- 現金 -> 信用卡手動刷卡機 -> 信用卡磁條晶片讀卡機 -> 信用卡感應式讀卡機 -> 手機支付
- 手動記帳單 -> 電腦化帳單
- 定期買雜誌給客人看 -> 裝 Wireless Router 給客人用
- 師傅個人經驗技術 -> 各廠牌維修手冊 -> 電腦診斷系統
- 口耳相傳介紹 -> 中華黃頁 -> Google 店家註冊 -> Facebook 粉絲頁
我相信那個信用卡手動刷卡機一定很多人沒玩過 XD,以前信用卡是凸字
的,不像現在都是平面的,主要就是要給這種舊式刷卡機下面放三聯單 + 信用卡,手動刷過去印上信用卡號碼
共通點?
以重新定位客戶體驗、商業模式及供應流程,來創造新的價值
有沒有發現其實走到最後,轉到後面都是透過以電腦/手機為數位化媒介,以前要用很多工具或流程才能搞定的事情,現在則是在小小的螢幕前敲敲打打就能搞定,整體效率還更好,所帶來的主客體驗也跟隨提高
隨著使用工具和習慣不同,大家消費習性也有所改變,現在無論各行各業都在提及的數位轉型,無非都是希望能發現到適合當今潮流的商業模式來賺到更多的錢
Appendix
如何跟同性解釋數位轉型?
- 不好的例子: PS1 -> PS2 -> PS3 -> PS4
- 不知道為何共鳴度很高的例子: 高雄建國路 -> BT / eMule 存 D 槽 -> 線上串流 -> AR / VR